成都80後小夥的時光雜貨鋪 專門收集時光

11月四川好人出爐 身邊好人等你來點贊!



2017年11月,經各市(州)文明辦審核推薦,共110名候選人參與“四川好人”評選活動。經專傢初評、網上展播、評委會審定,30名候選人入選11月“四川好人榜”。

【詳情】




“我的中國夢”主題實踐教育活動:向國旗敬禮 為祖國點贊——慶祝新中國成立68周年。

【詳情】




2017年11月25日中午,一陣節奏明快的Patica(非洲傳統樂器)聲從成都紅星路二段的一間小屋傳出。覓聲推門而入,小屋的主人王果正站在窗前,左右搖擺手中的小球,小球發出的碰撞聲聲聲入耳,韻律明快的音符在小屋裡回蕩,頓時給小屋裡陳設的上千件古老物件增添瞭活力,時光仿佛在這一刻回轉到瞭幾十年前。

王果在欣靜電油煙處理機賞他的寶貝

面容清秀的屋主王果,是個帥氣的80後小夥子,他在成都開瞭間時光雜貨鋪,專門收集時光。

藏在鬧市角落裡的這間三層小屋,每周六、周日開門營業,這是他用來珍藏那些“時光記憶”的金屋,藏的不是美女,而是散發著塵土氣息和滿佈斑駁痕跡的舊物:老鬧鐘、老電話、幾十年歷史的膠卷相機和黑膠唱片、破暖水瓶、上世紀的縫紉機、當年牛B的三轉一響,還有從1983年就開始放映的《火燒圓明園》電影膠卷……

糧票、結婚三大件、鐵絲手槍、跳棋、鐵皮玩具、帶印花的暖水瓶,還有任天堂的紅白機。這些在當今看來稍顯單薄和簡單的用品和玩具,承載瞭大部分人美好而溫暖的回憶。

那些曾被我們捧在手心的物件,終究還是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消失換代。有沒有可能將這些老東西重新收集起來,讓他們恢復新的生命和活力呢?

音符在小屋裡回蕩

80後的王果酷愛音樂,曾經沖動而叛逆,兒時年少的他身背一把破木吉就遊走四方,身揣幾十塊錢就踏上瞭前往北方的列車,在寒冷的地下室裡經歷瞭北漂和新時代中國搖滾的洗禮,最終他還是決定把根留在成都。

四處漂泊的他,結識瞭很多朋友,回來時帶回瞭許多收集的舊物。“我們不如開傢雜貨店吧,把這些被淘汰和扔掉的老東西重新利用起來。”五年前的想法非常單純,並沒有想太多關於賺錢的事情。說幹就幹,屬於他的第一傢時光雜貨鋪就出現在瞭寬窄巷子對面的一條小街裡。王果傢裡的舊物和淘來的東西你都能在這裡感受時間在它們身上留下的痕跡,傾聽每個物件自己的故事。

淘 舊物是個費力又有趣的事情,網絡把越來越多喜歡舊物件的人聯系到瞭一起,王果收藏的舊物件也從全國各地靜電除油機甚至海外紛至沓來。“我收集的回憶多是從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的,很多都是具有傢庭記憶的東西,小店裡陳設的所有東西都沒有明顯的界限,就是通過自己的審美覺得有興趣的東西就收回來。”

小店開瞭沒多久因為各種原因面臨搬遷,無意中王果尋覓到瞭紅星路的這間三層小屋。小屋有個能曬太陽的屋頂小露臺,王果當即決定把小店搬到這裡來,“想想能躺在成都的屋頂裡曬曬太陽,彈彈琴也真是件很奢侈的事情。”

這些物品散發著時光的味道

在和舊物相處的時候,時間仿佛都變慢瞭許多,東西也是越積越多,光是整理新店的這些舊物王果和兩名助手就前後忙活瞭近兩個月。把舊物進行改造,讓它煥發新的生命力,這讓王果找到瞭更多的樂趣。淘回來的老東西,分門別類整理好,根據物件的特性,重新設計和改造,把看起來毫不相關的東西組合在一起,讓這些經歷過風霜雪雨的舊物,重新有用起來。晚上泡瞭酒吧,朋友在路邊垃圾堆裡找到個半截人體模特,王果將它改造成創意的懷舊裝飾燈;兩塊老榆木門板改造的大書桌成瞭朋友們聚會時的最愛;六副廢棄麻將拼成瞭時尚的茶幾;12英寸老舊黑白電視機變成瞭恒溫魚缸……

有時的突發奇想,也居然成瞭一大創意。2014年,王果大膽改造瞭一輛嶄新自行車,給它裝瞭馬達、安瞭油箱、重新焊接瞭排氣管,一輛造型復古的摩托自行車就成瞭他上下班的新寵。說實話,改造並不成功,騎起來速度稍微快點就晃動很大,騎瞭幾次後,王果自己都覺得危險幹脆就不騎瞭,直接把它當裝飾品擺在店裡。誰曾想,擺瞭沒幾天就被成都一位買傢以3000多元的高價收購瞭去,這也成瞭王果店裡曾經售價最高的物件,這麼多年還未曾突破。

如今的王果很是忙碌,玩音樂的他還要玩視頻實景呈現,還要玩改造,忙得他的這間小店隻有周六和周日才開門迎客,“我希望更多的人收藏這些老物件,我們的生活節奏雖然變得很快瞭,但收藏老物件的這些故事永遠見證時光的變遷!”不少淘傢早已習慣瞭他的油煙分離機開門時間,感覺能來坐坐和王果聊聊天也是一種幸福。(記者譚曦 攝影報道)
9075C54FF56B41C3
arrow
arrow

    xrt335j3t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